找到相关内容213篇,用时38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百字论释

    与相同也。至《百字论》前周破执因,后周破执相,邪执破尽,实相,与《广百论》之辨明实相亦无以异。不过《百字论》破执至于执之根本(执因),尤有特色。历来治中观者颇忽视之,不可不纠正。又谓此论示观行正轨...,因其字根舍塔,即说除遣破灭等,由此构成舍多迦,於数目之外得有破执之义也。辨论名义竞。   二、作者 论刻本首 题提婆菩萨造,似乎作者无疑义。然事实仍须刊定。 一者,论首归敬颂若云提婆造,云何...

    吕澄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3966685.html
  • 以《宗镜录》为例论永明延寿对唯识思想的摄取

    ;,如法藏所言:“一体者,谓自性清净圆明体。然此即是如来藏中法性之体,从本已来,性满足,处染不垢,修治不净,故云自性清净;性体遍照,无幽不烛,故曰圆明。” [5] 此段文字...一切众生,以有妄心,念念分别,皆不相应,故说为空。” [17] 众生若离妄心,则真如心湛然,故说 “ 实无可空”。由“如实空”故而有&...

    杨维中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2867027.html
  • 永明延寿“禅净双修”之探讨

    之双美。离之两伤。理事双修。以彰圆妙。休心绝念名理行。 兴功涉有名事行。 :: 亡情理行。 即是除染缘起。以体性。兴功事行。即是发净缘起。以成相用。 ::圆宗云:性诠本具。 亡情之时但除染分相用。...若依宗即达磨,直众生心性之旨”其以褝为宗,以华严为教。又言“以教照心,以心明教,诸佛所说,悉是心”。以会通褝教,归于一己之真心为主旨的著作。其所论及弥陀净土的共二十一处如下“(卷一、四一八中)(卷...

    洪樱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95767355.html
  • 帝洛巴尊者传(1)

    自我解脱外相束缚扬弃掉,紧抓奥义之杵! 内在的自我解脱、至高方便将自生, 超越思维判别的真理,将朗耀于心!” [补述说明] 名相的意义是指一切的解释、形式,...面临这种情况,帝洛巴以承自成就大师所发展出的修持威严回答对方,答话的第一偈和物质有关: “空行所用不连续的词汇、开导心性的教法, 本质觉性之灯驱走了无明的黑暗, 自生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1367900.html
  • 天台宗与华严宗之关系

    有,有可自生,不可无因生,故现象之起必因于理;一切缘起法皆无自性,而以唯一真理为其体性,故现象便不具有其本身的存在实性,而仅仅是真理的表呈。但另一方面,理体不得,乃必随事而,蔌说本体之理必以现象...自性清净圆明体”。云:  一体者,谓自性清净圆明体。然此即是如来藏中法性之体,从本已来,性满足,处染不垢,修治不净,故云自性清净。性体遍照,无幽不烛,故曰圆明。  言一法者,所谓一心也,是心即摄一切...

    董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41268325.html
  • 寒山诗里的马祖与石头

    ,以求证,然后方可服众。这一点,从材料1中见得最明显不过。王起初并不信服达磨的话,是因为“性”这一字太过玄奥虚幻。但当达磨告之以人之种种行为观感皆是“性”之作用时,不可捉摸的“性”一下子变得可知可... 江西马祖 《祖堂集》卷十四  每谓众曰:“汝今各信心是佛,此心即是佛心。是故,达摩大师从南天竺国来,传上乘一心之法,令汝开悟。……”  (2) 老安国师 《祖堂集》卷三  坦然禅师问:“如何是...

    小川隆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1068565.html
  • 星云法师:如何实践佛法

    最适宜的教化,方便引导而入佛道。同事摄分为四种:   1.是他同事而不与他同事:我与众生功德威力皆悉平等,但是隐藏己善而不自己的功德威力。   2.非他同事而与他同事:对于比自己能力低劣,没有信心的众生,为了方便化导对方而己身与他同一层次。   3.是他同事亦与他同事:看见所化导的对象善根犹可摇动,为了让他善根坚住,现在暂时与同事,渐次增长对方。   4.非他同事亦不与他同事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2769462.html
  • 唯识学上转依义

     是对立的两法,而是互成关系的,如舍去二障种子,菩提能  生,涅盘亦能,舍除真如之迷,亦复能生菩提,能证涅盘  也。然而一定要说两种者,盖大菩提果,由赖耶净种子出  生,大涅盘果,由弃烦恼也。...,尽舍识上的杂染种现而而生。总而言之,举凡所有,莫  不以「识」为存在的根本也。那末,无上的佛陀,和三界中  的众生,都是建立在一「识」字之上,不待更言了。心识圆  明就是佛,心识迷昧即是众生。虽有...

    慧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0871201.html
  • 般若的两种论式----以龙树四句和智者四句为例

    状态(state):《中观》一书所呈现的是心智在最高的状态  中,如何以印度的因明,来看世俗的缺失中,第一义谛,  这就是最高的心智状态不是「如来藏」,或「阿赖耶识」,而  是依赖「一切知(智)」-.....相者有三种:一者报相,名色共阿黎耶识  生,....二者彼因相,是名色不离彼,依彼共生故。....」明  地把整个缘起收于阿黎耶识上,而说依「彼」共生。虽然在  《地论》中,赖耶的性格并不明显...

    谢大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2274037.html
  • 唐思鹏老师的开示

    所以这一点是很关键的,也就是要求学佛人,要在一切依他缘生法当下,远离遍计执。这样,不求圆成实,而二空之理,不证涅槃当下已在涅槃中。如果我们认为离开有为,另有无为,离开事相,另有真如可证可用。这样...我们讲说佛法,使我们有善知识可依。第三点、虽有如来为我们的导师,但是我们不是了汉,不是为一人解脱而发心、而学习,是为了利益所有众生同登彼岸,越度苦海,获得自在,成就佛果而发心学佛。因此,我们还要摄受...

    唐思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391584218.html